关于印发《即墨市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即墨市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即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30日
即墨市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
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建设文化即墨、品质即墨的重要内容。自2000年启动第二轮修志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史志工作,推动史志事业健康发展,走在了省市乃至全国的前列。先后编修完成了《即墨市志》《即墨年鉴》15部,点校出版了明清一函三部古籍本《即墨县志》《崂山续志》《即墨县乡土志》,指导编修部门志、镇村庄志60余部,推出了《史记即墨》《即墨掌故》《鹤山志》《即墨市海洋与海岛志》《即墨人物年谱》《即墨蓝氏》等一批历史(谱牒)研究成果及文章,极大丰富了即墨的历史文化内涵。
为继续做好“十三五”期间地方志工作,促进志、鉴、库、馆、网全面发展,提高史志工作整体水平,按照国家、省和青岛市要求,依据《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山东省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和《青岛市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把史志工作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工作任务,认识、领导、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规划、工作到位”(以下统称“一纳入、八到位”)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依法推进全市地方史志事业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坚持正确历史观和科学方法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通过编修和开发利用史志成果,忠实记录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撑,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
2.坚持依法治志。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和青岛市有关地方志法律、法规和《即墨市地方志工作管理办法》,市史志办公室要依法履行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职责。
3.坚持质量第一。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将精品意识贯穿于志鉴编纂出版工作全过程,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出版关,编纂出版经得起历史检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优秀史志成果。
4.坚持修用并举。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做好展览展示平台,加快史志成果转化。拓宽用志领域,提升服务大局能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读志用志水平,形成修用结合、良性互动机制。
5.坚持改革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深化改革,与时俱进,推动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不断拓展史志工作领域,丰富史志成果表现形式。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总结第二轮修志工作经验,探索创新修志工作组织管理和运作模式,为启动第三轮修志做好准备。抓好基层志书编纂和旧志整理工作,综合年鉴实现一年一鉴,建成即墨方志馆,史志工作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修志编鉴、开发利用、质量保障、理论研究、工作保障“五位一体”的地方史志事业发展综合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完成即墨古城望族文化系列丛书出版工作。即墨古城望族文化丛书选取即墨历史上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或文学、科仕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周、黄、蓝、杨、郭5个家族,每家自成一书,在已经完成《即墨蓝氏》的基础之上,计划3年完成整套丛书的编纂出版。这是即墨首次对即墨望族进行系统的研究整理,是繁荣地方历史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强对丛书编纂出版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以新的视角开拓编修思路,以新的观点提升编修眼界,以新的方法丰富编修体例,以新的资料充实编修内容,并充分发挥即墨当地专家学者作用,进一步提高方志学术水准和志书编纂质量。
(二)进一步加强年鉴编纂出版。《即墨年鉴》每年一鉴,突出时代特征、即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特色和年度特点,以创新精品为目标,不断提高年鉴的时效性和编纂质量,记录好即墨发展的闪亮轨迹,为地方志编修积累丰富资料,为宣传即墨、提升即墨形象服好务。
(三)推动镇村志和部门志编修。积极宣传发动、培训修志人员,提升编修队伍素质,切实解决修志程序、工作方法、志书质量、出书时限等方面问题,继续实施对镇村修志鼓励政策,力争镇街修志完成启动,百个拆迁村庄和传统历史特色村庄修志全面启动,完成镇村志编修30部以上。积极参与齐鲁名镇志、名村志文化工程,继续推进部门志编纂出版。
(四)打造特色文化亮点。加强方志馆馆舍建设,将方志馆建设纳入市综合档案馆项目。加强方志馆馆藏建设,加大依法征集史料力度,全面收集、整理地方文献,形成各级各单位报送、史志系统交换和多种渠道采购“三结合”的收集模式,丰富方志馆基础馆藏。突出方志馆展览展示功能,做好展馆前期准备工作,把市方志馆建设成为集市情展示、咨询、服务、交流研究于一体的重要文化阵地。
(五)加快史志工作信息化建设。做好地情网站和地情资料库软硬件设施及维护管理,广泛应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市情网、微信公众号等,做好“史志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按照“统筹规划、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用并举、重点提高”的原则,不断完善市情资料库的框架结构,及时上传志书,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扩大志书的影响和使用价值。
(六)提高史志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积极开展即墨历史大讲堂宣讲活动,强化读志用志工作,推动史志成果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等活动。加强与青岛蓝谷科研机构、高校院所、档案局、图书馆等单位交流合作,发挥史志机构优势,加快修志成果转化,探索即墨史志影视化,宣传即墨城市独特的历史底蕴,扩大方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七)深化方志理论研究。深入总结社会主义新方志和传统编史修志经验,积极参与、开展史志编纂、地方史志事业发展等重要理论问题研究。继续办好《即墨古今》刊物,努力打造成为指导性、学术性、资料性、知识性、可读性的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即墨谱牒研究会、地方志学会的交流平台作用,走出一条官修与民办相结合的乡情历史研究之路,活跃学术研讨,营造良好氛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史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坚持“一纳入、八到位”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中央、省和青岛市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专业要求,充实各镇街、各部门、各村庄史志工作队伍。各镇街、各部门要把史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财政保障机制,确保史志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二)健全依法治志。认真履行《地方志工作条例》《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青岛市地方志工作规定》和《即墨市地方志工作管理办法》赋予的各项职责,加大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的宣传、执行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参与、支持修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依法治志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修志工作动态管理机制,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保障地方史志事业健康发展。
(三)夯实队伍建设。坚持开门修志,充分发挥史志专家和社会各界有关专家、学者的作用,为地方史志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利用社会化选聘、购买服务等形式,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吸纳社会力量从事史志工作。建立分层次分类型培训长效机制,分期分批组织修志编鉴、信息化和方志馆建设、开发利用、史志资料征集管理等不同层次的专项培训,努力把史志队伍建成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文化建设生力军。
(四)强化制度保障。各镇街、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将志鉴编纂工作纳入单位整体规划,努力健全和完善地情资料收(征)集及管理责任制。市史志办将对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表彰推广,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及时进行督查指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五)加强宣传推介。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方志节目,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方志事业大政方针的新举措、地方志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绩、地方志工作者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新贡献。深入挖掘即墨地方志资源的现实价值、历史价值,设计宣传主题,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地方志宣传精品。
本规划纲要由即墨市史志办公室负责对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武装部,
市法院,市检察院。
即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3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