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首页 > 他山之石

威海市多措并举推动军休服务社会化

2018-06-27

  近年来,威海地针对军休干部居住分散、生活圈子相对封闭,现行军休服务管理方式方法难以满足军休干部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的问题,以威海市军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为试点,借力市场机制,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推动军休服务社会化,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打造了三大信息平台、三大实践基地、5000余平米的各类文体活动场所等,全方位构筑军休服务保障体系,形成“民政小管理、社会大服务”的工作格局,较好地满足了军休干部多样化服务需求,赢得了军休干部的称赞。

  一、运用“互联网+”,助推军休服务现代化信息化

  为解决军休干部居住分散、服务需求多元化与工作人员偏少、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力促“互联网+”与军休服务深度融合,纵向实现了军休干部综合管理、政策宣传、网上互联查询统计,横向实现了与相关职能部门、社区公益服务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互通,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一是打造“12349”便民服务平台。积极践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承诺,为军休干部免费安装呼叫电话。平台与3100家加盟企业连接,提供家政服务、法律咨询、上门送餐送药等24大类200多个服务项目,军休干部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快捷服务,基本实现了“十分钟生活服务圈”。同时依托该平台,试水开展政府购买服务,采取政府购买与政府补贴相结合,有偿与低偿相结合的方式为军休干部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项目,每年通过社会组织为其提供2次家政服务;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引导军休干部参加“银龄安康”老年意外保险;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军休干部开展送餐、日托等服务,等等,目前,热线已为军休干部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510余件次,满意率达到了99.6%,“八一”前夕,市军休中心军休一支部全体党员专程送锦旗赞誉“便民利民,不忘初心,爱在军休,真情服务”。

  二是打造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平台。以3D地图为基准,精准定位军休干部分布图,精心设置人事档案、离退休金管理、个人基础信息、生日显示等十大板块,同时链接医保查询专线共享医疗网络资源,实现了全市军休信息资源一览,为军休干部提供政策传达、信息反馈、温馨提示、生活祝福等贴心服务。当军休干部生日时,工作人员及时上门探访;只要有军休干部购药或住院,可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及时探望。同时,工作人员还可通过视频版块,与军休干部面对面直接交流,有效提高服务管理效能。通过该系统,工作人员个个成为“千里眼”、“顺风耳”,随时掌握军休干部的信息,即时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第一时间服务到位,让军休干部在获得物质保障的同时,感到重视和关注,得到心理上、精神上更大的愉悦和满足。

  三是打造军休服务信息网站。大力推行“数字军休”工程,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军休信息网站,今年又投入30多万元对网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与各级民政、军休和所在街道、社区政务信息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同时,积极适应智能手机发展需求,借助 “威海民政在线”微信公众号设置“军休天地”版块。信息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成为军休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能够及时捕捉工作前点、抓住工作重点。现在,市军休中心充分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适时发布军休工作动态、军休风貌、文体活动、温馨关怀、军休作品等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使军休干部能够实时了解最新政策动态,参与讨论交流,让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随时感受到“军休就在您身边,军休就在您眼前”。

  二、运用市场化手段,助推军休服务实体化社会化

  为解决“计划体制”下军休服务中心大包大揽,资源利用低效,服务手段陈旧,难以实现同外部系统充分融合对接的问题,通过政府引导,采取租赁、购买服务、共融共建等手段,统筹整合军方、地方、社会等专业机构、专业组织,重点打造了三大基地,满足军休干部学习教育、文体活动、医疗保健等多方面需求。

  一是打造军休干部红色学习教育基地。依托市委党校、驻威高校等专业机构,成立“军休干部政治学习基地”,定期邀请党校教授、各高校政治教育专业人员为军休干部上党课、举办党性教育辅导讲座等。同时,也邀请部分军休老党员参加座谈,讲述亲身战斗经历,让党校学员与军休老首长一起重温老一辈革命家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增强宗旨意识,促进党性升华。此外,还依托民族复兴(威海)教育基地刘公岛、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等革命纪念设施,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军休干部参观见学,开展“戴党徽、亮身份”活动,现场聆听党课、重温入党誓词,追忆峥嵘岁月,展望辉煌成就,让军休干部们切实感受改革开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党和政府对军休干部的关心关爱,再度激起老军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革命热情。

  二是打造军休干部文体活动基地。坚持把军休干部的文体活动作为凝聚人心、促进服务管理、推动军休和谐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市军休中心投入200多万元,在军休干部居住相对集中的区域购买一处门市房作为专门的军休干部活动室,解决了军休干部出行不便且没有固定活动场所的问题。与市老年大学等社会机构合作,投入80多万元,建设了一流的活动室,修建了淋浴室、休息室,设备配套齐全,功能规范完善,满足军休干部活动需要。充分利用市内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场地资源,与威海市文化艺术活动中心、老干部康乐中心等合作,依托现有的“老干部文体活动室”,为军休干部提供更多舞蹈、戏曲、合唱等活动场所,更好地展示了军休干部的风采,有效发挥“文化保健”的作用。

  三是打造军休干部疗养医疗保健基地。针对接收军休干部伤残多、病退多的特点,在社区成立市军休干部医疗保健中心(站),为社区内的军休干部提供免费上门送医、送药、建立健康医疗档案、进行跟踪医疗等服务。为方便军休干部就诊,市军休中心积极协调解放军四O四医院,加挂“军休干部医疗保健基地”,实行减免优惠、诊疗救治、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拿出整层病房作为军休干部专用病房,全面优化医疗服务环境。加强与威海市知名度假酒店、温泉疗养机构、四O四医院水疗中心等专业机构合作,共建“军休干部健康疗养基地”,为军休干部提供环境优、服务佳、条件设施齐全的“医养结合”疗养场所,军休干部称赞“疗养就像回家一样,真正给我们提供了贴心感动的服务”。同时,大力发展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立军休干部与社会工作者、辖区民警、青年志愿者的联动机制,针对高龄重病、心理失衡、独居空巢的军休干部,采取“社工+义工+专家志愿者”三维救助模式,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干预及其他专业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三、运用社区服务功能,助推军休服务项目化经常化

  军休干部因受多年军营封闭生活影响,喜欢相对稳定老战友小生活圈,不愿与社区居民同欢共乐,难以在社区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此,采取先对接、再引导、以点带面的方法逐步带动军休干部融入社区。

  一是推进社区服务项目化,建立与社区互融互动、互促互进的工作机制。依托每月最后一次三方见面会,开展项目认领活动。由市军休中心协调社区提供下月社区活动或社区服务项目清单,军休干部利用自己的特长,自愿认领服务项目并担任负责人,负责项目策划、执行,有的军休干部利用自身的医疗特长,为社区居民开展义诊活动;有的利用自身的政治优势,深入社区或学校讲党课、开办“红色课堂”等;有的利用自身的文艺特长,为社区居民开展才艺培训等,让军休干部为反哺社会发光出力,获得更大的认同感和心理满足感。活动结束后,则由军休干部向三方见面会进行述职,由社区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活动质量。其中,市军休中心军休二支部认领与鲸园小学、码头小学共建项目,在青少年中开展“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活动,20多名军休干部党员主动做小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和爱心家长,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更好地融入社区、融入社会。

  二是丰富活动载体,建立与社区同娱同乐、文化共享的联动机制。为让军休干部更好地融入社区,积极协调社区设置“军休憩园”板块,定期举办军休干部的书画作品展及文学作品展,经常举办社区纳凉晚会、老年艺术节、军地门球赛等活动,拉近了军休干部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实现了军休干部“老有所乐”。特别是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我们还会同社区与军休党支部深入开展共建精神文明、共创文明单位活动,组织军休干部深入社区传播文明新风,对提高广大军民道德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市军休中心军休四支部与东北村居委会理论共学、思想互助,双双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成为威海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示范点。

  三是设立军休服务工作站,建立与社区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本着就近居住、方便高效的原则,分片组建基层党支部和党小组,303名党员根据居住情况分为5个军休党支部、24个党小组,中心分别在5个社区设立服务工作站,每个站点设置2名工作人员担任通讯员,并建立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等制度,最大限度方便军休干部办事。同时,市军休中心还在社区设置“党员示范岗”,利用一线党员与军休干部接触机会多的优势,多方面引导、收集和整理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向党委汇报,每周五召开中心工作人员、军休干部代表、社区工作人员三方见面会,及时反馈军休干部及社区的意见、共同商讨下步工作开展情况,做到上有组织,下有社区,以点带面,全员覆盖,共同引导军休干部融入社区。

(来源:山东民政)